1940 年 5 月,纳粹德国入侵卢森堡大公国。在纳粹占领的四年期间,这个国家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经济停滞不前。
1940 年 5 月 11 日,第三帝国入侵了宣布为中立国的大公国卢森堡。到 1942 年,卢森堡大公国已被完全并入第三帝国,置于纳粹民政管理之下。在占领期间,德国政府推行德意志化政策,旨在消除卢森堡的民族身份,这导致了当地民众在 1942 年的抗议活动不断加剧,并爆发了总罢工。1944 年,盟军使卢森堡恢复了独立。
二战前的卢森堡
卢森堡军团士兵的照片。
卢森堡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它位于欧洲西北部,与法国、比利时和德国接壤。这片狭小的土地在南部和东部起着缓冲区的作用。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欧洲的帝国一直对控制卢森堡的领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866 年普奥战争之后,德意志邦联随之瓦解。1867 年 5 月 11 日,包括普鲁士、法国和英国在内的六国签署了《伦敦条约》。该条约改变了自 1815 年维也纳会议以来确立的欧洲政治格局,并将卢森堡确立为一个中立的政治实体。
在 1867 年《伦敦条约》签署之前,卢森堡一直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自维也纳会议以来,普鲁士的一些军事单位一直驻扎在那里。同时,卢森堡还与荷兰王国处于个人联盟状态。根据联盟的法律,卢森堡和荷兰有一个共同的统治君主;然而,它们在司法管辖权和国家利益方面保持独立。
约 1600 年的卢森堡城,G. 布劳恩 / F. 霍根伯格绘,1598 年。
在结束奥普战争的《布拉格条约》签署期间,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在欧洲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担心普鲁士的扩张,拿破仑三世向荷兰国王威廉三世提议,用一大笔钱(500 万荷兰盾)换取卢森堡的领土。考虑到卢森堡的战略位置,普鲁士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表示反对。法国要求普鲁士撤军,否则就威胁要进行军事对抗。欧洲列强再次处于新的战争边缘。这一事件被称为 1867 年的卢森堡危机。
夏洛特大公夫人。
英国在伦敦主办了一次政府间会议,担心即将到来的对抗会削弱其战略盟友比利时。会议的结果是成立了独立且中立的大公国卢森堡,这被视为其不会被卷入列强之间的冲突的承诺。普鲁士撤回了其军事力量,卢森堡也不再是德国的一部分。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1914 年 8 月 2 日,普鲁士的继承国德国入侵卢森堡,破坏了其中立地位。占领卢森堡的决定是根据施里芬计划做出的。根据该计划,卢森堡将在对法国的军事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重要的后勤枢纽。
尽管卢森堡方面提出抗议,但其也无可奈何。德国和卢森堡的经济相互关联。在过去的几年里,德国的工业企业和工厂在卢森堡的钢铁行业进行了大量投资。两国相互交织的铁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经济联系。
马蒂厄斯·塞特绘制的地图,展示了防御工事,底部的插图则为该城市的风景图。
考虑到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公国的玛丽-阿德莱德大公夫人曾多次试图与德国当局合作。她的建议之一是在德国领土内设立卢森堡大公国,并在德国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下给予其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协约国——法国、英国、俄国、美国、意大利和日本——意识到这种合作企图以及卢森堡的交通和工业设施对德国的重要性,对卢森堡领土进行了 136 次轰炸,造成 53 人死亡。最终,德国在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卢森堡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由夏洛特大公夫人统治,其执政时间为 1919 年至 1946 年。在 1919 年至 1939 年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卢森堡重申了其独立和主权,并再次声明坚持中立。
纳粹对卢森堡的占领
1936 年德国“民族”和“文化”领地地图。
1940 年 5 月 10 日,在阿道夫·希特勒的领导下,纳粹德国入侵卢森堡。除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钢铁和铁矿石),阿道夫·希特勒还认为卢森堡在种族和文化上属于日耳曼民族。卢森堡确实与讲德语的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包括在 19 世纪曾是德意志邦联的一部分。这种联系对卢森堡的风俗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其与德国颇为相似。无论是农村人口还是精英阶层,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德语。
根据纳粹德国的扩张主义政策,即所谓的“生存空间”(德语:Lebensraum),吞并卢森堡领土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通往法国和比利时的通道,还在于将居住在卢森堡的德国人送回他们所属的地方:第三帝国。
吞并卢森堡并非难事,因为卢森堡是一个中立国,没有常备军。大公爵夫人夏洛特、她的家人以及整个政府在德国入侵的最初几个小时就逃离了该国。他们先是抵达法国,然后去了西班牙,最终在英国伦敦组建了流亡政府。
仅仅两个月后,纳粹德国宣布在卢森堡建立军事管理机构,1940 年 8 月,又将其改为民政管理机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1944 年 9 月美军解放卢森堡为止。
1939 至 1940 年德国宣传海报,描绘了欧洲战场。
第三帝国新成立的民政当局将卢森堡视为其新欧洲秩序的一部分。按照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新欧洲将代表一个泛日耳曼种族国家。要成功地为日耳曼种族提供生存空间,第三帝国就必须向中欧和东欧扩张,并且按照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必须彻底消灭那些具有犹太和斯拉夫血统的“劣等种族”人口。
二战期间的卢森堡。
对被征服领土进行德意志化和纳粹化被视为实现新欧洲秩序的重要手段。就卢森堡而言,阿道夫·希特勒将此任务交给了古斯塔夫·西蒙。西蒙热衷于对卢森堡民众进行德意志化改造,并未预料到会遭遇太多阻力。他用以下话语表达了这一目标:
我们当然不是因为 8000 万德国人离不开 30 万卢森堡人而来。我们来是因为我们血缘关系的强烈召唤促使我们去赢回这片德国土地上的人民。正是出于这一使命,我们永远向你们靠近,以便在你们历史性地回归帝国时成为你们的向导。
古斯塔夫·西蒙领导的民政当局发起的改革给卢森堡的民众带来了诸多变化。1940 年 8 月初,德国警察部队开始在街头巡逻,同月,一个由纳粹德国设立的有权执行惩罚的法庭也成立了。
到 8 月底,卢森堡所有主要政党都被解散,只有“德意志民族运动”党除外。1941 年 9 月,纳粹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成为卢森堡重要的政治力量,并对国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几乎所有行政职位都由德国人担任,牢牢掌控着当地民众的社会文化生活。
除了政治压力,卢森堡在教育、文化和宗教领域也遭受了镇压。在纳粹德国占领之前,卢森堡的绝大多数公民都是天主教徒。新的民政当局下令解散天主教修道院,并没收其财产。教育机构被用来传播纳粹宣传,还强制规定德语为唯一使用的语言。
抵抗占领
1940 年 5 月至 10 月对卢森堡的军事占领。
第三帝国遭遇了强烈的抵抗。除了少数与纳粹政权合作的人之外,大多数卢森堡人强烈反对占领,并试图维护国家的认同感和主权。
纳粹吞并卢森堡后的一年内,大约成立了十支抵抗组织。抵抗组织数量的不断增加,可视为政治镇压以及二战期间经济和社会困境所带来的恶劣生活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这些组织的政治目标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团结一致反对纳粹政府,致力于解放卢森堡。
抵抗组织最初采取的行动仅限于纯粹象征性的抗议活动,比如散发反纳粹宣传海报。这些宣传工作旨在对抗纳粹宣传中将卢森堡描绘成德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说法,其宣传口号意为“回归帝国”。
该抵抗组织成员还试图帮助被捕或受迫害者的家属,并公开加入盟军的武装部队。
促使强大抵抗组织出现的催化因素是纳粹决定在卢森堡征召 1920 年至 1927 年出生的约 11000 名男性工人服兵役,并强迫他们去对抗盟军。卢森堡工人联合会(UPAFIL)积极帮助公民逃离卢森堡以躲避征兵。
德国林堡附近的铁路公路,在突出部战役期间。
为反对征召男子入伍纳粹国防军“国防军”,卢森堡工人于 8 月 31 日组织了全国性罢工。抗议者首先在维尔茨举行示威,拒绝上班。抗议浪潮很快席卷全国。地下媒体迅速组织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分发宣传和信息传单。然而,几天之内,第三帝国的民政当局就以强制手段镇压了反对派。结果,约 200 人被捕,约 20 人被处决。
卢森堡的大罢工在同盟国的媒体上得到了广泛报道。它被称赞为德国占领区出现的首次切实的反抗行动,并且积极揭露了纳粹的宣传企图,即声称卢森堡公民自愿加入第三帝国的军队。1942 年 9 月 13 日,(原文此处缺失)用以下话语称赞了卢森堡人的勇敢:“他们坚韧不拔,面对逆境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1942 年 9 月卢森堡发生的总罢工被视为在纳粹德国占领区举行的首次总罢工。
二战末期的卢森堡
1945 年,美国第三集团军在卢森堡迪林根作战。
到 1944 年,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已显而易见。盟军在西线取得了进展。1944 年 9 月 9 日,美国第五装甲师进入卢森堡的佩唐格,他们没有遭遇德军的太多抵抗。9 月 10 日,卢森堡首都获得解放。几天之内,美军向北和向东推进,逼近德国边境。到 9 月 14 日,整个卢森堡从德军手中获得解放。
当卢森堡和盟军正在庆祝胜利以及其独立的恢复之时,到了 1944 年 12 月,德军已在法国东北部和卢森堡境内的摩泽尔河沿岸组织了一次反攻。这条河向西流入德国西部。阿道夫·希特勒命令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约德尔组织这次反攻。按照纳粹的计划,德军打算向西横扫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渡过默兹河,重新夺回安特卫普,这是盟军的一个重要补给枢纽。
第 11 装甲师的坦克部队正等待向康蓬涅推进的命令。
12 月 16 日,纳粹德国对美军发动了攻击。尽管遭遇了出其不意的袭击,加上天气多雪多雾,美军第 28 步兵师仍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卢森堡人将纳粹对盟军的这次反攻称为阿登攻势,也广为人知地称为突出部战役。
1945 年 2 月 22 日,盟军解放了卢森堡最后一个城镇维安登,至此卢森堡全境获得解放。1945 年 1 月 25 日,突出部战役正式结束。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称突出部战役为“毫无疑问是这场战争中美国最伟大的战役”。
的确,这场战役耗尽了纳粹德国的资源,包括人力。然而,双方伤亡都很惨重。约有 75000 名美国士兵阵亡。德军则损失了 8 万至 10 万人。
4 月 14 日,夏洛特大公夫人结束流亡回国。不久,5 月 8 日,阿道夫·希特勒不情愿地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在纳粹短暂占领期间,卢森堡有 5700 人丧生,约占总人口的 2%,这一比例在西欧位居第二。二战后,在马歇尔计划框架下获得的美国援助的大力推动下,卢森堡在重建饱受战争摧残的家园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原创文章,作者:网站管理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kehistory.top/ezzdlsbwhcwncdmbczld.html